经济增长温和放缓
宏观调控稳字当头
——2017 年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展望
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
2017 年 07 月
1
主要观点
1. 全球经济复苏步履蹒跚
随着国际贸易回暖,全球市场信心增强、制造业生产加
快。中国经济外溢效应明显,成为拉动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
的重要引擎。由于仍存在诸多风险和挑战,世界经济复苏仍
显步履蹒跚。预计 2017 年全球经济增速上升至 3.1%,发达
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增速都有所加快,分别为 1.9%、4.4%。
发达经济体逐渐改善,美国经济相对平稳。2017 年一季
度美国经济增速意外下跌,随着终端消费需求改善,私人部
门投资回暖,内生增长动力增强,预计二季度之后经济增速
回升至 2%以上。在鲜亮的数据背后存在隐忧。美国失业率降
到 2001 年以来的最低,但金融危机以来劳动参与率持续下
降,存在大量隐性失业。6 月美联储开启年内第二次加息,
在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的前提下,下半年还会有一次加息,今
年年末美联储可能缩表。黑天鹅风险下降,民粹主义势头趋
弱,消费者信心指数、投资信心指数和经济景气指数上升,
欧洲经济有望逐渐复苏,但未来走势仍存不确定性。外需带
动日本经济增长,但其国内需求依然疲弱,私人消费持续低
迷。
新兴经济体出现好转,结构改革加快推进。去年以来大
宗商品价格上涨,资源依赖型国家经济得以改善。大宗商品
和工业产品价格上升的带动作用减弱,可能导致新兴经济体
2
回暖势头减弱。主要新兴市场国家都在推进新一轮的经济结
构改革,以制造业为主的亚太地区国家具有很强的改革决心
和动力;资源依赖型国家逐渐加快结构改革转型,降低对资
源出口的依赖,逐渐提升制造业在经济中的占比。
对未来国际经济政策有三点判断。一是全球主要经济体
政策开始转变。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趋于收紧。美联储加息,
欧洲、日本货币政策迎来拐点;美国已经计划推进缩表,欧
元区在酝酿金融缩表,全球利率水平将提高。主要国家政策
重心逐渐从货币政策转向财政政策、产业政策,普遍做法是
提升财政赤字率、降低税费、制定新兴产业发展计划。二是
特朗普政策落实进度缓慢。减税、基建投资等难以获得国会
支持,最终力度可能不及预期。对外政策也将难以全面落实,
部分计划可能逐渐修改趋软,贸易政策也将随之调整,不会
对国际贸易市场构成严重的负面影响。三是英国脱欧后续影
响持续发酵。英国和欧盟对脱欧条件难以达成一致,英国大
选产生悬浮议会对脱欧态度分歧很大,注定脱欧谈判是一个
曲折的过程。英国脱欧不但影响欧洲一体化进程,也会对全
球经济前景带来不确定性。
2. 我国经济增长温和放缓
一季度经济回暖,但进入二季度以来系列宏观数据走弱,
下半年经济增速略有放缓的可能性较大。下行压力主要源于
投资放缓。商品房销售、土地成交、建设开工、资金来源等
3
相关指标均有所走弱,下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将明显回
落。加强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管理,严禁地方政府利用 PPP、
政府出资的各类投资基金等方式违法违规变相举债,一些地
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信用评级被国际评级机构下调,可能限制
地方政府的融资能力。支撑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走高的基建
投资增速在二季度之后会出现放缓。制造业投资有望保持平
稳,制造业投资结构改善,但增速难以显著上升。消费整体
运行平稳,但影响消费增长的因素较多,考虑到实际收入增
速放缓的趋势没有转变,剔除价格因素的实际消费增速仍在
下降。去年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透支了今年的部分需求,导
致汽车消费增速放缓。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,未来家电、
建筑装潢材料等住房相关的消费增速将呈趋势性放缓。去杠
杆政策使部分领域融资变得更加困难从而影响到实体经济,
还将直接影响金融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。同时,潜
在增速放缓的趋势仍然没有改变,这一趋势仍会给经济带来
下行压力。
下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难有明显松动,对热点城市维持
严厉,市场需求在政策高压下将趋于观望,成交同比回落态
势延续;政策驱动下的三四线楼市还能维持阶段性稳增,对
总体销售形成一定支撑。房企各主要融资渠道的限制或收紧,
将使到位资金增速继续缩窄;其中按揭贷款规模和占比将双
双下降,重点地区首套、二套房贷平均利率明显上调。在销
4
售端的拖累和资金端的约束下,房地产投资增速将呈现“先
扬后抑”局面,自二季度见顶回落步入下行阶段;但在土地
购臵和去库存政策的对冲下,开发投资增速下降将减缓,预
计全年增速约 5%左右。
虽然经济增速难以延续回升势头,但年内也不必担心经
济出现失速的风险。下半年经济增速将维持平稳增长,避免
经济硬着陆仍是宏观调控政策的底线。全球经济回暖,出口
形势改善,出口增速将会显著好于过去两年,出口回暖将对
全年经济增长形成重要支撑。年内物价平稳运行,不是货币
政策关注的主要目标。物价绝对水平不高及维持平稳运行态
势为政策调控提供了良好的操作空间和环境,有助于经济平
稳运行。部分行业市场出清和产品价格回升推动工业生产,
助推经济增长。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较快,金融对实体经济
的支持力度并不弱。
综上所述,在投资及消费等经济增长动能减弱、PPI 高
位回落以及金融去杠杆等因素的影响下,年内经济增长难以
持续回暖。但在政策维持稳定、出口对经济增长转为正拉动、
物价整体温和、部分行业市场出清及资金重新“脱虚入实”
等因素的支撑下,年内也不必担心经济出现硬着陆的风险。
预计一季度 6.9%的增速可能是年内高点,此后经济增速会逐
季温和回落,但全年走势平稳,经济增长仍将保持在 6.5%
以上,预计在 6.7%左右,二、三、四季度的经济增速分别为
5
6.8%、6.7%,6.6%。
3. 货币信贷和资本流动平稳运行
2017 下半年,信贷增速相对平稳,基建类项目和房贷等
变化仍是影响信贷增速的重要因素,
“强监管”的推进步伐、
去杠杆的进度也很大程度影响到社融运行情况。基建类投资
融资需求下半年较上半年转弱,居民房贷需求受调控影响缩
减都会拖累下半年信贷需求。加之去杠杆背景下,银行负债
端缺口普遍较大,资产端扩张动力自然受到影响。当然也存
在一些支撑信贷增长的积极因素,比如表外融资回归表内。
但这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社融的结构。综合预计全年信贷增速
在 12.5%附近,全年信贷增量约为 13.5 万亿,全年社会融资
规模增量约为 18.5 万亿。而广义货币信贷增速下半年主要
受去杠杆进度影响较大,可能在低位徘徊。在货币当局多种
调控工具综合配合使用的前提下,全年实现市场流动性基本
稳定的目标难度并不大,但不排除局部考核时点的市场流动
性出现紧张状态。
下半年,在人民币汇率定力增强以及监管部门针对外汇
和资本流动宏微观审慎监管加强背景下,资本流动将保持弱
平衡,预计全年银行代客结售汇逆差 1200 亿美元左右,外
汇占款减少 7000 亿元左右。受中国经济增速放缓,美联储
加息及缩表预期等影响,下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压力
可能大于上半年,但贬值幅度有限。人民币汇率或将阶段性
6
的双向波动,汇率预期将基本平稳。在美元指数进一步下跌
空间受限,欧元可能震荡上涨背景下,CFETS 人民币汇率可
能继续低位震荡。
4.“双重去杠杆”下系统性风险总体可控
2017 年以来,在实体经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
寻求降低杠杆、稳健发展新路径的同时,金融体系也加强风
险管控,逐层推进去杠杆。为此,监管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
措施,防控资产泡沫,确保不发生系统系风险。在金融和企
业双重“去杠杆”的背景下,由于监管措施较为有力,风险势
头得到基本遏制,风险总体可控。但在“去杠杆”过程中,
仍有部分领域风险处于加快释放阶段,需要重点关注。
在金融监管加强的硬约束下,金融领域相关风险发生
“两降一平”变化。受监管措施不断加强影响,影子银行风
险得到基本遏制。预计未来随着强监管的持续推进,影子银
行规模将会进一步收紧。同时,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力度
加大、调控范围扩容,房地产泡沫有所抑制。但目前房地产
库存总量仍在高位,且房地产部门杠杆率水平提升较快,加
之房地产行业抗风险能力整体较弱,房地产泡沫风险仍需警
惕。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房地产价格出现较大波动可能会
引发的信用风险。在监管政策收紧、金融风险防控成效显现
的同时,政策措施对金融市场也带来一定冲击,使得资金面
明显偏紧,流动性风险有所增加。下半年,综合考虑货币政
7
策保持稳健中性、监管更为注重节奏和力度以及经济下行压
力加大,预计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将维持紧平衡,市场利率不
会呈现明显上行趋势。
“企业部门去杠杆”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之一,
受兼并重组、依法破产等方式出清劣质企业及处臵相应负债,
叠加“市场化债转股”、
“投贷联动”等多种措施影响,企业
部门整体资金使用效率得到提高,经营效益明显改善,降低
企业杠杆率进展顺利,并已取得初步成效,企业杠杆率总体
呈下降趋势。在“企业部门去杠杆”政策措施有所显现的同
时,银行资产质量也受到较大影响。短期来看,部分潜在的
经济风险正在暴露为银行体系中的不良资产,信用风险仍处
于释放阶段。长期来看,随着破产清算、兼并重组、市场化
债转股和银行不良资产核销等去杠杆措施稳妥有序的推进,
将会促使整个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,过剩产能得到消化,
企业偿债能力得到增强,助推银行资产质量改善。
5.宏观政策展望与建议
首先对下半年的宏观政策做出以下三点展望。
积极财政政策不断丰富政策细节及内涵。从财政支出情
况来看,上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力度要大于往年。二季
度之后受经济运行趋缓、减税降费政策的影响,财政收入增
长逐月放缓,可能逐渐影响财政支持力度。在财政收入增长
放缓的制约下,积极财政政策将不断丰富政策细节及内涵,
8
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精准度。继续加强对重大项目建设
的支持,发挥政策稳增长的支撑作用。提升财政政策结构性
调节力度,对战略性新兴产业、信息产业、文化产业提供政
策支持,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。财政支出有保有压,在加大
力度补短板、惠民生的同时,压缩非重点支出,加大减税降
费力度。
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基调不变,流动性调控及预期管理机
制不断完善。为兼顾好流动性基本稳定、实体经济稳步增长、
金融去杠杆协同推进。下半年货币政策很可能维持稳健中性
的基调不变,不会上调基准利率,上调流动性工具的操作利
率也会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。由于当前公开市场和结构性工
具较为丰富,中性政策下准备金率在未来调整的必要性也下
降。而准备金率调整由于其较基准利率更强的市场信号,使
用则更为谨慎,基本判定年内不会整体性调降准备金率。未
来货币当局更多地仍会使用逆回购+结构性工具的形式对市
场流动性进行综合管理,以维持市场流动性基本稳定。
房地产长效机制的研究和执行工作将加快推进。目前各
项房地产调控政策已几乎用到极致,市场预期逐渐由疑问被
引导向认同并习惯这种节奏。但长远来看,紧缩调控不能无
限期持续,长效机制建设刻不容缓。在房地产税方面,预计
未来将分时间批次、分具体方案逐步落地、区别执行。在住
房制度方面,积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,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
9
制度。
针对下半年宏观经济金融运行态势,在此提出以下六条
政策建议:
一是关注中小银行可能存在的流动性风险,适时实施具
有维稳性质的适度逆向调节。大力度地实施去杠杆和收紧流
动性会带来风险,金融宏观调节有必要开展具有维稳性质的
逆向操作,实施积极及时地适度对冲,减缓融资成本上升对
实体经济带来的压力,保障经济平稳运行。
二是避免金融业过快收缩诱发流动性风险,进一步拓宽
流动性管理工具适用范围。金融去杠杆容易引起市场利率攀
升,金融机构全面收缩资产负债表,可能使经济增长掉入“债
务—通缩”的不利螺旋之中。有必要拓宽流动性管理工具适
用范围,既充分发挥结构性工具流动性的调控精准指向性,
又增强流动性释放与支持实体经济的协调性和匹配性。
三是继续采取针对性降准措施推动商业银行加大对小
微企业贷款投放。对小微企业贷款增量较多或贷款占比提升
较快的商业银行,继续执行定向降低准备金率的政策。一方
面可以为这些银行解决现实的流动性问题,有足够的资金来
源进行小微企业的投放;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这些商业银行
获得流动性的成本,以更低的价格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。
四是投资政策发挥稳增长、调结构作用,多措并举促进
有效投资增长。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和新开工项目计
10
划总投资额都出现负增长,在投资资金有限的前提下,不能
继续走过去粗放式投资的老路,要提升投资的有效性,在稳
增长的同时促进增长结构调整。对 PPP 项目加强管理核查,
保证资金透明、顺利地投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,提升
PPP 项目落地效率。加大转型升级领域投资力度,培育壮大
新兴产业,做大做强产业集群。对产能过剩压力较大的产业
推进产业重组,促进粗放式投资行业转型。促进民间投资的
政策落到实处,提供机遇和空间,增强信心。在降杠杆、防
风险的同时,要加大重点领域投融资支持。
五是盘活巨额财政存量资金,将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落
到实处。尽管财政支出效率和结构较过去已经有所优化,但
财政资金管理和使用粗放问题依然存在,机关团体存款在 M1
中占比已由次贷危机前的 10-15%的占比水平提升至 50%左右。
要做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,创新各类别机关团体账户管
理,加快计划资金使用进度,提升使用效率。
六是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,进一步增强汇率弹性。
应充分发挥逆周期调节因子作用,适度对冲市场情绪的顺周
期波动,缓解外汇市场可能存在的“羊群效应”,合理引导
和管理市场预期,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。持续加强宏
微观审慎管理,严控投机性和非法资本外流,保持外汇供求
基本平衡。长远来看,应坚持汇率市场化改革方向,逐步加
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,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,扩大
11
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,有序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、双向
浮动、有弹性的汇率运行机制。稳妥有序地推进人民币国际
化进程,保持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。
12
2017 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指标预测
经济指标
2012
2013
2014
2015
2016
2017F
GDP(%):实际
7.7
7.7
7.4
6.9
6.7
6.7
CPI(%)
2.6
2.6
2
1.4
2
1.2
PPI(%)
-1.7
-1.9
-1.9
-5.2
-1.4
5.5
城镇固定资产投资(%)
20.6
19.6
15.7
10
8.1
8
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(%)
14.3
13.1
12
10.7
10.4
10.2
工业增加值(%)
10
9.7
8.3
6.1
6
6.2
出口额(%)
7.9
7.9
6.1
-2.8
-7.7
6
进口额(%)
4.3
7.3
0.4
-14.1
-5.5
12
贸易顺差(亿美元)
2311
2597
3825
5945
5097
4450
M2(%)
新增贷款(万亿元人民币,实体
经济)
13.8
13.6
12.2
13.3
11.3
9.5
8.2
8.89
9.78
11.3
12.6
13.5
社会融资规模(万亿元人民币) 15.8
17.29
16.46
15.4
17.7
18.5
3
3
2.75
1.5
1.5
1.5
4281
27600
6411
-22144
-29112
7000
利率(一年期存款利率)
外汇占款变动(亿元)
数据来源:WIND,交行金研中心
13
目
第一章
录
全球经济复苏步履蹒跚......... 错误!未定义书签。
一、发达经济体逐渐改善,美国经济相对平稳错误!未定义书签。
二、新兴经济体出现好转,结构改革加快推进错误!未定义书签。
三、未来国际经济政策的判断 ........... 错误!未定义书签。
第二章
我国经济增长温和放缓......... 错误!未定义书签。
一、下半年经济增速略有放缓 ........... 错误!未定义书签。
二、楼市调控难有松动,投资和消费或受影响错误!未定义书签。
三、多重因素影响下经济将保持平稳增长 . 错误!未定义书签。
第三章
货币信贷和资本流动平稳运行错误!未定义书签。
一、信贷保持合理增速,强监管下表外融资收缩错误!未定义书签。
二、M2 增速低位徘徊,市场流动性总体平稳错误!未定义书签。
三、资本流动保持弱平衡,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错误!未定义书签。
第四章“双重去杠杆”下系统性风险总体可控错误!未定义
书签。
一、“金融去杠杆”背景下,金融领域风险“两降一平”错误!未定义书签。
二、“企业部门去杠杆”有助于减缓信用风险错误!未定义书签。
第五章
政策展望与建议 ...................... 错误!未定义书签。
14
报告负责人:连
平
经济学博士、教授、博导,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
周昆平
理学博士、副教授,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
仇高擎
高级经济师,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
报告统稿人:唐建伟
金融学博士、博士后、高级经济师,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
心首席宏观分析师
刘学智
报告执笔人:刘学智
经济学硕士,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
第一、二、五章
唐建伟
第二、五章
夏
经济学硕士,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,第二、
丹
五章
陈
冀
经济学博士,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,第三、
五章
刘
健
经济学博士、博士后,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,
第三章
赵亚蕊
发布支持: 李
莹
孙滢超
管理学博士,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,第四章
经济学硕士,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
经济学学士,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责任编辑
工作单位: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
通讯地址:上海市仙霞路 18 号 10 楼
邮政编码:200336
联系电话:021-32169999-1028
电子邮箱:zh_fyb@bankcomm.com
定稿日期:2017 年 7 月 5 日
15
交通银行 - 2017 年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展望:经济增长温和放缓 宏观调控稳字当头
页码: /
该研报暂无在线预览,请下载后查看!
Loading...

声明:本站内容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及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我们仅如实呈现供网友学习和参考。如有侵权和不妥请联系(hello#ulapia.com)告知,我们会立即删除。